千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上一个温暖的现在,每一个真实的现在,都是我们曾经幻想的未来!
Sep
22
中国的节日都是从对气候体悟中慢慢发展的,增加了许多人文内涵,光是对气物的感悟还不够,中国人很重视人文,非要在这些感悟中加进人文内涵,对月亮的体悟逐渐加进人文内涵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就着月亮想象、添加了许多人文故事,我们过去讲的端午节也是,端午中加进了很多人文的故事,像是屈原的故事、伍子胥的故事;寒食节也加进了许多故事。趋势就是要把对物候、气候的体悟和人文故事融合在一起。
对于月亮增加的人文故事,最有名的像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嫦娥奔月是最典型的人们关于月亮的想象,这个故事在中国很早就流传了,几千年前。我们古代有一个后羿,射日的英雄,古代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人间草木都枯黄了,怎么办呢?这时有一个后羿出来了,他把天上十个太阳中九个都射掉了,剩下一个,这样人间的气候就变好了,太阳就适度了。
后羿射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这个传说影响很深远,最近我们做了一个动漫片,叫《后羿射日》,在美国一个世界级动漫大赛里得了银奖,表现了东方人从古到今的一种神韵。
后羿与嫦娥有什么关系呢?后羿的妻子是嫦娥,后羿射日成了英雄,西王母就给了后羿一种药,这种药如果吃两颗,就可以长生不老,吃一颗又会怎么样呢?嫦娥是他的爱妻,有一天后羿把药交给了嫦娥,八月十五这一天后羿不在家,他有一个徒弟,这是一个小人,他趁后羿不在家威逼嫦娥把长生不老药交给他,嫦娥不愿意把仙丹妙药交给这种小人,就匆忙之中把药放进了自己嘴里吞下去了。嫦娥吞下这颗药以后觉得身体轻飘飘的,身不由己地飞升了起来,一直飞升到月亮上,这就是“嫦娥奔月”。
人们传说,这位非常美丽的女子嫦娥奔上了月亮,后羿回来后发现妻子奔到月亮上去了,他思念妻子,就在自己家门口设了公案思念她,其他人也都思念嫦娥,就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纪念嫦娥的仪式。后世一年年地传了下来,就成了八月十五的节日。
这是一种很美丽的民间神话传说,这个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飞天的梦想,想要登月,想要飞升。所以你看,前苏联在放第一颗登月卫星时发表的首次登月文告里说到人类登月的幻想中就提到了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就在接近这种梦想,我们中国登月的第一个卫星就叫“嫦娥一号”,也是以嫦娥奔月(的故事)命名这颗星的。
中国人在那么远古的时代就有着嫦娥奔月的理想,当然,这是一种梦想,这种美好的梦想鼓舞着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探索月球,去接近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理想。
嫦娥在月宫里是一个美好的女性形象,有没有男性呢?后来又加上了吴刚伐桂,吴刚在修仙的过程中犯了错,被罚到月亮上砍伐月亮上的一棵桂树,什么时候把桂树砍倒,他受到的刑罚就结束了,但这棵桂树是一棵神树,吴刚砍一斧头下去它马上就愈合,所以吴刚什么时候都不可能把桂树砍倒,他受到的惩罚是无限期的。所以吴刚在月亮里伐桂,成为了月宫一景。毛泽东的词里不是说嘛“借问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月亮里有桂树,所以捧出了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泽东的词里也写了桂花、吴刚、嫦娥,嫦娥为着人间的英雄舒广袖跳舞,这都是中国文化,中国人对月亮有着很美丽的想象。中国人还想象月亮里有一个玉兔在捣药,嫦娥不是吃了长生不老药吗?月亮里有仙丹,吴刚也是学仙的,所以有一只玉兔在捣长生不老的仙药。
这些美丽的想象就产生了很多艺术品,北京过去很流行“兔儿爷”,人们想象月亮中间有一只玉兔在捣药,所以有了兔儿爷这样一种艺术品作为中秋节的标志,一种吉祥物。
对月亮产生了许多人文故事,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月亮,我们有许多人伦的文化心理,刚才我提到了,最重要的就是团圆,天上的月圆,地上的人团圆,由“圆”而产生了一种联想。刚才我说,中国人对月亮积淀了一种很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同样地对圆,中国人也有自己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是国外其他民族所没有的心理,“圆”在中国人的心里有一种特殊含义,圆是什么?在中国古代的观念里,天是圆的,圆是圆满的,天造地设,圆是没有片却,没有缺口的,完整无缺,圆是一种圆满,无懈可击。
当天上月亮圆满之时,中国人完全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产儿,人与天是对应的、和谐的,天人合一,天上月圆,人间也应该团圆,应该很圆满。
团圆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夫妻团圆,母女团圆,父子团圆,骨肉团圆,团圆在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中是占了很大比重的,幸福首先就是团圆,团圆是一种群体意识,中国人历来的观念(中),群体意识、整体观念是非常强的,团圆就是一种表现,如果是我个人,就没有什么团圆的问题,团圆是一种群体,我跟妻子、子女、父母、家人、周围的人、同学、朋友,他们是一个群体,只有群体才有团圆,如果是单个人,就没有什么团圆不团圆的问题。
(这是)中国人的群体意识,他祈愿的、希望见到的生活状态是团圆,不是我一个人好,而是我周围的人都好。团圆成了中华民族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情调,一种生活真趣,一种人生的真谛,团圆成了中国人一种生命的情调,提到了生命的高度。
中国人由家到国,国家,国家,国就是放大了的家,家国的团圆叫金瓯无缺,国家就像一个金欧那样,没有缺,如果国家领土被人家占领了,那就是金欧破缺,国家领土完整,就是金瓯无缺,金瓯无缺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家国的统一,人民的大团结。
不要小看团结意识,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精神元素。为什么我们过去老是讨论中华民族为什么没有分裂,中国文化没有断裂?中华民族这几千年的延续(为什么)没有分裂,凝聚力那么强?团圆就是民族精神凝聚力的一个元素,不是全部,而是里面的一个精神元素,爱家爱国的一种深沉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有利于爱家爱国。在今天也可以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
所以团圆意识和绝对个人的观念是不一样的,团圆意识作为一种精神结构、一种精神元素,它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凝聚和和谐社会建设都是有利的,所以今天我们讲中秋节,讲到月圆、人圆、团圆这样一种精神元素时,要给这种团圆意识(以)高度评价,这不是可有可无,微不足道的一种精神,而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人从对月亮的感悟到对人间团圆的感悟、祈愿就形成了中秋节的文化传统,成为了中秋节的精神内涵、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是渗透在中秋节中间的,我们今天过中秋节的时候应该把这种文化内涵发扬光大,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对这种文化心理要去很好地领会、体察,然后才能发扬光大。
过去有些人看不起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认为这是落后的、保守的、固步自封的,根本就不是,这种文化心理应该足以引起中华儿女的自豪,为什么我们说走到哪里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有一颗中国心?中国心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一点也不抽象,它是由一点点的文化心理凝聚起来、汇聚起来的。你看中国人对月亮的文化心理,对人、对团圆的祈愿,对团圆的文化心理,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由这些文化心理积累起来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性格不是抽象的,就是由点点滴滴的文化心理积聚而形成的民族性格,我们说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哪里?就是由这点点滴滴的文化心理积聚起来的。
一方面是就着月亮想象、添加了许多人文故事,我们过去讲的端午节也是,端午中加进了很多人文的故事,像是屈原的故事、伍子胥的故事;寒食节也加进了许多故事。趋势就是要把对物候、气候的体悟和人文故事融合在一起。
对于月亮增加的人文故事,最有名的像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嫦娥奔月是最典型的人们关于月亮的想象,这个故事在中国很早就流传了,几千年前。我们古代有一个后羿,射日的英雄,古代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人间草木都枯黄了,怎么办呢?这时有一个后羿出来了,他把天上十个太阳中九个都射掉了,剩下一个,这样人间的气候就变好了,太阳就适度了。
后羿射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这个传说影响很深远,最近我们做了一个动漫片,叫《后羿射日》,在美国一个世界级动漫大赛里得了银奖,表现了东方人从古到今的一种神韵。
后羿与嫦娥有什么关系呢?后羿的妻子是嫦娥,后羿射日成了英雄,西王母就给了后羿一种药,这种药如果吃两颗,就可以长生不老,吃一颗又会怎么样呢?嫦娥是他的爱妻,有一天后羿把药交给了嫦娥,八月十五这一天后羿不在家,他有一个徒弟,这是一个小人,他趁后羿不在家威逼嫦娥把长生不老药交给他,嫦娥不愿意把仙丹妙药交给这种小人,就匆忙之中把药放进了自己嘴里吞下去了。嫦娥吞下这颗药以后觉得身体轻飘飘的,身不由己地飞升了起来,一直飞升到月亮上,这就是“嫦娥奔月”。
人们传说,这位非常美丽的女子嫦娥奔上了月亮,后羿回来后发现妻子奔到月亮上去了,他思念妻子,就在自己家门口设了公案思念她,其他人也都思念嫦娥,就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纪念嫦娥的仪式。后世一年年地传了下来,就成了八月十五的节日。
这是一种很美丽的民间神话传说,这个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飞天的梦想,想要登月,想要飞升。所以你看,前苏联在放第一颗登月卫星时发表的首次登月文告里说到人类登月的幻想中就提到了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就在接近这种梦想,我们中国登月的第一个卫星就叫“嫦娥一号”,也是以嫦娥奔月(的故事)命名这颗星的。
中国人在那么远古的时代就有着嫦娥奔月的理想,当然,这是一种梦想,这种美好的梦想鼓舞着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探索月球,去接近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理想。
嫦娥在月宫里是一个美好的女性形象,有没有男性呢?后来又加上了吴刚伐桂,吴刚在修仙的过程中犯了错,被罚到月亮上砍伐月亮上的一棵桂树,什么时候把桂树砍倒,他受到的刑罚就结束了,但这棵桂树是一棵神树,吴刚砍一斧头下去它马上就愈合,所以吴刚什么时候都不可能把桂树砍倒,他受到的惩罚是无限期的。所以吴刚在月亮里伐桂,成为了月宫一景。毛泽东的词里不是说嘛“借问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月亮里有桂树,所以捧出了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泽东的词里也写了桂花、吴刚、嫦娥,嫦娥为着人间的英雄舒广袖跳舞,这都是中国文化,中国人对月亮有着很美丽的想象。中国人还想象月亮里有一个玉兔在捣药,嫦娥不是吃了长生不老药吗?月亮里有仙丹,吴刚也是学仙的,所以有一只玉兔在捣长生不老的仙药。
这些美丽的想象就产生了很多艺术品,北京过去很流行“兔儿爷”,人们想象月亮中间有一只玉兔在捣药,所以有了兔儿爷这样一种艺术品作为中秋节的标志,一种吉祥物。
对月亮产生了许多人文故事,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月亮,我们有许多人伦的文化心理,刚才我提到了,最重要的就是团圆,天上的月圆,地上的人团圆,由“圆”而产生了一种联想。刚才我说,中国人对月亮积淀了一种很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同样地对圆,中国人也有自己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是国外其他民族所没有的心理,“圆”在中国人的心里有一种特殊含义,圆是什么?在中国古代的观念里,天是圆的,圆是圆满的,天造地设,圆是没有片却,没有缺口的,完整无缺,圆是一种圆满,无懈可击。
当天上月亮圆满之时,中国人完全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产儿,人与天是对应的、和谐的,天人合一,天上月圆,人间也应该团圆,应该很圆满。
团圆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夫妻团圆,母女团圆,父子团圆,骨肉团圆,团圆在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中是占了很大比重的,幸福首先就是团圆,团圆是一种群体意识,中国人历来的观念(中),群体意识、整体观念是非常强的,团圆就是一种表现,如果是我个人,就没有什么团圆的问题,团圆是一种群体,我跟妻子、子女、父母、家人、周围的人、同学、朋友,他们是一个群体,只有群体才有团圆,如果是单个人,就没有什么团圆不团圆的问题。
(这是)中国人的群体意识,他祈愿的、希望见到的生活状态是团圆,不是我一个人好,而是我周围的人都好。团圆成了中华民族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情调,一种生活真趣,一种人生的真谛,团圆成了中国人一种生命的情调,提到了生命的高度。
中国人由家到国,国家,国家,国就是放大了的家,家国的团圆叫金瓯无缺,国家就像一个金欧那样,没有缺,如果国家领土被人家占领了,那就是金欧破缺,国家领土完整,就是金瓯无缺,金瓯无缺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家国的统一,人民的大团结。
不要小看团结意识,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精神元素。为什么我们过去老是讨论中华民族为什么没有分裂,中国文化没有断裂?中华民族这几千年的延续(为什么)没有分裂,凝聚力那么强?团圆就是民族精神凝聚力的一个元素,不是全部,而是里面的一个精神元素,爱家爱国的一种深沉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有利于爱家爱国。在今天也可以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
所以团圆意识和绝对个人的观念是不一样的,团圆意识作为一种精神结构、一种精神元素,它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凝聚和和谐社会建设都是有利的,所以今天我们讲中秋节,讲到月圆、人圆、团圆这样一种精神元素时,要给这种团圆意识(以)高度评价,这不是可有可无,微不足道的一种精神,而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人从对月亮的感悟到对人间团圆的感悟、祈愿就形成了中秋节的文化传统,成为了中秋节的精神内涵、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是渗透在中秋节中间的,我们今天过中秋节的时候应该把这种文化内涵发扬光大,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对这种文化心理要去很好地领会、体察,然后才能发扬光大。
过去有些人看不起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认为这是落后的、保守的、固步自封的,根本就不是,这种文化心理应该足以引起中华儿女的自豪,为什么我们说走到哪里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有一颗中国心?中国心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一点也不抽象,它是由一点点的文化心理凝聚起来、汇聚起来的。你看中国人对月亮的文化心理,对人、对团圆的祈愿,对团圆的文化心理,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由这些文化心理积累起来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性格不是抽象的,就是由点点滴滴的文化心理积聚而形成的民族性格,我们说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哪里?就是由这点点滴滴的文化心理积聚起来的。
Sep
22
一提起中秋节,大家都会联想到月亮。确实,如果说七夕节联想到牛郎织女星,是一个星节,那么中秋节就是中秋月,想到月亮,是月节。
我们远古的先民白天看到太阳,夜晚就看着月亮,月光投泻在大地上,看到月出月落、月圆月缺,是什么力量支配着它呢?很神秘,它影响着人类的命运,所以对月亮、月光产生了一种崇拜,叫“月亮崇拜”,祭月、拜月。
拜月仪式在周朝,3000年前就有了,后世的帝王都要祭月、拜月,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时代帝王祭月、拜月的场所。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月亮敬畏、崇拜的心理逐渐淡化了,而不断发展为一种对月亮的欣赏。赏月、玩月,这样一种欣赏的态度。唐代时赏月、玩月已经发展得很兴盛了,唐代诗歌很多都是描绘月光、月亮、欣赏月亮、玩月亮的。
唐代欣赏月亮时人们发现,八月十五是月亮又大又圆又亮的时候,“十二度圆皆好看,最团圆夜是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它确实有气象学上的依据,八月中秋这时天清气爽,空气湿度比较低,云也比较少,所以八月十五的圆月是最亮最大的,人们在八月十五赏月,唐代时就很发达了。
再加上八月十五时是秋收,就像人们说的,“中添一轮月,秋野万里象”,秋收的喜悦,这时大家的心情格外好,所以八月十五成了一个很大的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赏月、玩月形成了中国人喜爱山水、喜爱自然的突出表现,人们在赏月过程中逐渐发现登高、临水是最佳赏月的地方,“登高人近月”,登上山,人好象靠近了月亮,而临水月近人,所谓“江清月近人”,临水时月亮和人特别靠近,好象用手就能捞到月亮一样,传说中诗人李白不就是因为捞月而溺水的嘛。所以,登高赏月、临水赏月,成为了大家最高兴的一种愉悦身心、接近自然、欣赏月亮的最好环境。
中华儿女对月有一种特有的文化心理,月亮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逐渐成为了一种积淀,成为了一种民族心理,而中国人写月亮的诗特别多,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最突出的一个人,李白写月亮的诗非常多,妇孺皆知,小孩都能背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把儿童带进了月光的世界,而且把儿童带进了由月光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境界里,把中国儿童对月亮的亲近感、对故乡的热爱连接在了一块儿,造成了中国儿童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特有的(对)月亮的感觉,对月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一直把儿童带进月亮的世界里,带进一个如梦如幻的儿童心理世界中。
月亮就像一只温柔的手,月光是清淡的,就像一只温柔的手牵引着中国的儿童,跟随着嫦娥姐姐走进月宫游览。
月亮是朦胧的,月朦胧鸟朦胧,有一种朦胧的美,月光带着我们的童年时期,把整个童年时期引进了一种如梦如幻诗一般的境界,伴随着童年的成长。深深积淀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
我们很多学者和外国朋友接触时会问他们,你看到月亮有什么特殊感觉?他们很茫然,说不出来。但中华儿女不管走到千里之外(还是)万里之外,飘洋过海(不管)走到哪里,对着月光都有一种共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都会联想到故乡、亲人,这种文化心理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
李白的诗《静夜思》是从儿童开始大家就接触的,李白写了各个层次、各个年龄段、各种不同意境的诗歌,大家很熟悉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个人在花间喝酒,没有相亲近的人。这时怎么办呢?天上有月亮,他就“举杯邀明月”,举杯跟明月对饮,“对饮成三人”,月亮、自己、地上的影子,成了三个人共饮。“我歌月徘徊”,“我”在歌唱的时候月亮也在摇晃、徘徊,“我舞影凌乱”,我在边喝边舞时,月光所照射的影子也在那里晃动。
花间独酌,本来是独酌,一个人在那里喝酒,结果成为了三个人,月亮成了自己最亲近的朋友伴随着他喝酒,伴随着他歌唱,伴随着他舞蹈,诗人把自己融进了月光中,融进了月亮里,共融,是这样一种亲近的关系。
李白还有《把酒问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我要去攀明月,太高了攀不到,但月亮走的时候却跟我相随,我走到哪儿它跟到哪儿。“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今的人见不到古代的月,但今天照着我的月亮曾经照古人,照着几百几千年前的古人,这就把人跟月的关系提升到了一种哲理的高度。大自然是长久的、永恒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问天、问月,对着月亮产生了许多哲理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对大自然的思考,把对月的感悟提升到了一种哲理的高度,这是李白写月。
宋代大词人、大师人苏东坡写月大家都很熟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继承了李白的传统,也是问月,问月也问出人生哲理来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总有一些悲欢离合,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这不稀罕,就像月亮,月亮也有阴晴圆缺的时候,任何时候都圆满是不可能的,终有坎坎坷坷,悲欢离合的时候,此事古难全,这是规律,不可能没有。关键在于哪里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我所思念的人和我一样健康长久,我们在千里之外可以共同欣赏月亮,“千里共婵娟”,共同欣赏美好的月亮,共渡美好的生活,这就是对月亮阴晴圆缺和人间悲欢离合联系起来的一种哲理思考。结论是什么呢?要留在人间,在人间要怎么样呢?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把对月亮的感悟和人生的哲理笼统了起来,提升到了这样的高度。
所以中国人跟月亮的文化心理,这种感受,一代代的积累、积淀成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我们看到的月亮不光是没有生命的圆月,在中国人的心中,月亮是有生命的,浸透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而且让中国人感悟到了许多人生哲理。所以中国人对月亮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借助这种深厚民族文化的积淀,在中秋节到来之时我们可以广泛开展赏月游,中国人把山水之好,(对)月亮的欣赏都当做一种人生的调节,人生精神生活的一种调节,爱好山水,这是中国历代雅士文人的共同爱好,(可以)调节身心。
我们现代人喜欢旅游,把旅游和赏月结合起来就可以开展赏月的文化产业。我们历来有很多赏月盛景,西湖的平湖秋月,三坛映月,北京的芦沟晓月,芦沟桥上有一个碑我记得好象是乾隆题的,“芦沟晓月”,前段时间芦沟桥底下没水了,芦沟晓月看不到原来的景致了,但现在我听到北京已经有规划了,要把芦沟桥复原好,芦沟桥的水和石狮子都要修复好,所以将来芦沟晓月的景致又会出现,我们在中秋之夜还可以到芦沟桥欣赏芦沟晓月的盛景。
我们对看月亮的盛景修复重建,还开辟赏月专线,把这种民族传统恢复起来、复兴起来,是一条很好地开展民族文化的途径。
中国人对月亮有很多想象,必然会反射到对人间的许多想象上来,“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古月依旧照今人”,这个月亮是古代就有的,今天还依旧照着今天的人,所以月光是永恒的,中秋节也是永恒的。借助对月光、月亮的想象,中国人对人间也有了许多祈愿,天上月圆,地上人团圆。“花好月圆人团圆”,对着月亮,人们产生了一种人间团圆的祈愿。
我们远古的先民白天看到太阳,夜晚就看着月亮,月光投泻在大地上,看到月出月落、月圆月缺,是什么力量支配着它呢?很神秘,它影响着人类的命运,所以对月亮、月光产生了一种崇拜,叫“月亮崇拜”,祭月、拜月。
拜月仪式在周朝,3000年前就有了,后世的帝王都要祭月、拜月,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时代帝王祭月、拜月的场所。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月亮敬畏、崇拜的心理逐渐淡化了,而不断发展为一种对月亮的欣赏。赏月、玩月,这样一种欣赏的态度。唐代时赏月、玩月已经发展得很兴盛了,唐代诗歌很多都是描绘月光、月亮、欣赏月亮、玩月亮的。
唐代欣赏月亮时人们发现,八月十五是月亮又大又圆又亮的时候,“十二度圆皆好看,最团圆夜是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它确实有气象学上的依据,八月中秋这时天清气爽,空气湿度比较低,云也比较少,所以八月十五的圆月是最亮最大的,人们在八月十五赏月,唐代时就很发达了。
再加上八月十五时是秋收,就像人们说的,“中添一轮月,秋野万里象”,秋收的喜悦,这时大家的心情格外好,所以八月十五成了一个很大的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赏月、玩月形成了中国人喜爱山水、喜爱自然的突出表现,人们在赏月过程中逐渐发现登高、临水是最佳赏月的地方,“登高人近月”,登上山,人好象靠近了月亮,而临水月近人,所谓“江清月近人”,临水时月亮和人特别靠近,好象用手就能捞到月亮一样,传说中诗人李白不就是因为捞月而溺水的嘛。所以,登高赏月、临水赏月,成为了大家最高兴的一种愉悦身心、接近自然、欣赏月亮的最好环境。
中华儿女对月有一种特有的文化心理,月亮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逐渐成为了一种积淀,成为了一种民族心理,而中国人写月亮的诗特别多,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最突出的一个人,李白写月亮的诗非常多,妇孺皆知,小孩都能背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把儿童带进了月光的世界,而且把儿童带进了由月光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境界里,把中国儿童对月亮的亲近感、对故乡的热爱连接在了一块儿,造成了中国儿童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特有的(对)月亮的感觉,对月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一直把儿童带进月亮的世界里,带进一个如梦如幻的儿童心理世界中。
月亮就像一只温柔的手,月光是清淡的,就像一只温柔的手牵引着中国的儿童,跟随着嫦娥姐姐走进月宫游览。
月亮是朦胧的,月朦胧鸟朦胧,有一种朦胧的美,月光带着我们的童年时期,把整个童年时期引进了一种如梦如幻诗一般的境界,伴随着童年的成长。深深积淀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
我们很多学者和外国朋友接触时会问他们,你看到月亮有什么特殊感觉?他们很茫然,说不出来。但中华儿女不管走到千里之外(还是)万里之外,飘洋过海(不管)走到哪里,对着月光都有一种共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都会联想到故乡、亲人,这种文化心理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
李白的诗《静夜思》是从儿童开始大家就接触的,李白写了各个层次、各个年龄段、各种不同意境的诗歌,大家很熟悉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个人在花间喝酒,没有相亲近的人。这时怎么办呢?天上有月亮,他就“举杯邀明月”,举杯跟明月对饮,“对饮成三人”,月亮、自己、地上的影子,成了三个人共饮。“我歌月徘徊”,“我”在歌唱的时候月亮也在摇晃、徘徊,“我舞影凌乱”,我在边喝边舞时,月光所照射的影子也在那里晃动。
花间独酌,本来是独酌,一个人在那里喝酒,结果成为了三个人,月亮成了自己最亲近的朋友伴随着他喝酒,伴随着他歌唱,伴随着他舞蹈,诗人把自己融进了月光中,融进了月亮里,共融,是这样一种亲近的关系。
李白还有《把酒问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我要去攀明月,太高了攀不到,但月亮走的时候却跟我相随,我走到哪儿它跟到哪儿。“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今的人见不到古代的月,但今天照着我的月亮曾经照古人,照着几百几千年前的古人,这就把人跟月的关系提升到了一种哲理的高度。大自然是长久的、永恒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问天、问月,对着月亮产生了许多哲理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对大自然的思考,把对月的感悟提升到了一种哲理的高度,这是李白写月。
宋代大词人、大师人苏东坡写月大家都很熟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继承了李白的传统,也是问月,问月也问出人生哲理来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总有一些悲欢离合,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这不稀罕,就像月亮,月亮也有阴晴圆缺的时候,任何时候都圆满是不可能的,终有坎坎坷坷,悲欢离合的时候,此事古难全,这是规律,不可能没有。关键在于哪里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我所思念的人和我一样健康长久,我们在千里之外可以共同欣赏月亮,“千里共婵娟”,共同欣赏美好的月亮,共渡美好的生活,这就是对月亮阴晴圆缺和人间悲欢离合联系起来的一种哲理思考。结论是什么呢?要留在人间,在人间要怎么样呢?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把对月亮的感悟和人生的哲理笼统了起来,提升到了这样的高度。
所以中国人跟月亮的文化心理,这种感受,一代代的积累、积淀成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我们看到的月亮不光是没有生命的圆月,在中国人的心中,月亮是有生命的,浸透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而且让中国人感悟到了许多人生哲理。所以中国人对月亮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借助这种深厚民族文化的积淀,在中秋节到来之时我们可以广泛开展赏月游,中国人把山水之好,(对)月亮的欣赏都当做一种人生的调节,人生精神生活的一种调节,爱好山水,这是中国历代雅士文人的共同爱好,(可以)调节身心。
我们现代人喜欢旅游,把旅游和赏月结合起来就可以开展赏月的文化产业。我们历来有很多赏月盛景,西湖的平湖秋月,三坛映月,北京的芦沟晓月,芦沟桥上有一个碑我记得好象是乾隆题的,“芦沟晓月”,前段时间芦沟桥底下没水了,芦沟晓月看不到原来的景致了,但现在我听到北京已经有规划了,要把芦沟桥复原好,芦沟桥的水和石狮子都要修复好,所以将来芦沟晓月的景致又会出现,我们在中秋之夜还可以到芦沟桥欣赏芦沟晓月的盛景。
我们对看月亮的盛景修复重建,还开辟赏月专线,把这种民族传统恢复起来、复兴起来,是一条很好地开展民族文化的途径。
中国人对月亮有很多想象,必然会反射到对人间的许多想象上来,“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古月依旧照今人”,这个月亮是古代就有的,今天还依旧照着今天的人,所以月光是永恒的,中秋节也是永恒的。借助对月光、月亮的想象,中国人对人间也有了许多祈愿,天上月圆,地上人团圆。“花好月圆人团圆”,对着月亮,人们产生了一种人间团圆的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