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13
1、
mysqld --verbose --help
这个命令生成所有mysqld选项和可配置变量的列表
2、
通过连接它并执行这个命令,可以看到实际上使用的变量的值:
mysql> SHOW VARIABLES;
还可以通过下面的语句看到运行服务器的统计和状态指标:
mysql>SHOW STATUS;
使用mysqladmin还可以获得系统变量和状态信息:
shell> mysqladmin variables
shell> mysqladmin extended-status
shell> mysqladmin flush-table 命令可以立即关闭所有不使用的表并将所有使用中的表标记为已经关闭,这样可以有效释放大多数使用中的内存。FLUSH TABLE在关闭所有表之前不返回结果。
swap -s检查可用交换区
mysql内存计算公式
mysql used mem = key_buffer_size + query_cache_size + tmp_table_size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max_connections * (
read_buffer_size + read_rnd_buffer_size
+ sort_buffer_size+ join_buffer_size
+ binlog_cache_size + thread_stack
)
在mysql 中输入如下命令,可自动计算自己的当前配置最大的内存消耗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log_buffer_size';
SHOW VARIABLES LIKE 'thread_stack';
SET @kilo_bytes = 1024;
SET @mega_bytes = @kilo_bytes * 1024;
SET @giga_bytes = @mega_bytes * 1024;
SET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2 * @giga_bytes;
SET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16 * @mega_bytes;
SET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8 * @mega_bytes;
SET @thread_stack = 192 * @kilo_bytes;
SELECT
( @@key_buffer_size + @@query_cache_size + @@tmp_table_size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max_connections * (
@@read_buffer_size + @@read_rnd_buffer_size + @@sort_buffer_size
+ @@join_buffer_size + @@binlog_cache_size + @thread_stack
) ) / @giga_bytes AS MAX_MEMORY_GB;
mysql关键参数设置
Mysqld 数据库的参数设置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全局参数,影响服务器的全局操作;
另一种是会话级参数,只影响当前的客户端连接的相关操作。
服务器启动时,所有全局参数都初始化为默认值。可以在初始化文件或命令行中指定的选项来更改这些默认值。服务器启动后,通过连接服务器并执行 SET GLOBAL var_name 语句可以更改动态全局参数。要想更改全局参数,必须具有 SUPER 权限。全局参数的修改只对新的连接生效,已有的客户端连接并不会生效。
服务器还可以为每个客户端连接维护会话级参数,客户端连接时使用相应全局参数的当前值对客户端会话参数进行初始化。客户可以通过 SET SESSION var_name 语句来更改动态会话参数。设置会话级参数不需要特殊权限,但每个客户端可以只更改自己的会话级参数,不能更改其它客户的会话级参数。
不指定设置的参数类型时,默认设置的是会话级参数。
(1)、max_connections:
允许的同时客户的数量。增加该值增加 mysqld 要求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这个数字应该增加,否则,你将经常看到 too many connections 错误。 默认数值是100,我把它改为1024 。
(2)、record_buffer:
每个进行一个顺序扫描的线程为其扫描的每张表分配这个大小的一个缓冲区。如果你做很多顺序扫描,你可能想要增加该值。默认数值是131072(128k),我把它改为16773120 (16m)
(3)、key_buffer_size:
为了最小化磁盘的 I/O , MyISAM 存储引擎的表使用键高速缓存来缓存索引,这个键高速缓存的大小则通过 key-buffer-size 参数来设置。如果应用系统中使用的表以 MyISAM 存储引擎为主,则应该适当增加该参数的值,以便尽可能的缓存索引,提高访问的速度。
索引块是缓冲的并且被所有的线程共享。key_buffer_size是用于索引块的缓冲区大小,增加它可得到更好处理的索引(对所有读和多重写),到你能负担得起那样多。如果你使它太大,系统将开始换页并且真的变慢了。默认数值是8388600(8m),我的mysql主机有2gb内存,所以我把它改为 402649088(400mb)。
默认情况下,所有的索引都使用相同的键高速缓存,当访问的索引不在缓存中时,使用 LRU ( Least Recently Used 最近最少使用)算法来替换缓存中最近最少使用的索引块。为了进一步避免对键高速缓存的争用,从 MySQL5.1 开始,可以设置多个键高速缓存,并为不同的索引键指定使用的键高速缓存。下面的例子演示如何修改高速键缓存的值,如何设置多个键高速缓存,以及如何为不同的索引指定不同的缓存:
显示当前的参数大小,为16M: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key_buffer_siz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key_buffer_size | 16384 |
+-----------------+-------+
1 row in set (0.00 sec)
修改参数值到200M:
mysql> set global key_buffer_size=204800;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key_buffer_siz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key_buffer_size | 204800 |
+-----------------+--------+
1 row in set (0.00 sec)
上面介绍的是默认的键缓存,下面介绍如何设置多个键缓存:
设置 hot_cache 的键缓存 100M , cold_cache 的键缓存 100M ,另外还有 200M 的默认的键缓存。如果索引不指定键缓存,则会放在默认的键缓存中。
mysql> set global hot_cache.key_buffer_size=102400;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set global cold_cache.key_buffer_size= 1024 00;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1 sec)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key_buffer_siz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key_buffer_size | 204800 |
+-----------------+--------+
1 row in set (0.00 sec)
如果要显示设置的多键缓存的值,可以使用:
mysql> SELECT @@global.hot_cache.key_buffer_size;
+------------------------------------+
| @@global.hot_cache.key_buffer_size |
+------------------------------------+
| 102400 |
+------------------------------------+
1 row in set (0.03 sec)
mysql> SELECT @@global.cold_cache.key_buffer_size;
+-------------------------------------+
| @@global.cold_cache.key_buffer_size |
+-------------------------------------+
| 102400 |
+-------------------------------------+
1 row in set (0.00 sec)
指定不同的索引使用不同的键缓存:
mysql> CACHE INDEX test1 in hot_cache;
+------------+--------------------+----------+----------+
| Table | Op | Msg_type | Msg_text |
+------------+--------------------+----------+----------+
| test .test1 | assign_to_keycache | status | OK |
+------------+--------------------+----------+----------+
1 row in set (0.00 sec)
mysql> CACHE INDEX test2 in hot_cache;
+------------+--------------------+----------+----------+
| Table | Op | Msg_type | Msg_text |
+------------+--------------------+----------+----------+
| test .test2 | assign_to_keycache | status | OK |
+------------+--------------------+----------+----------+
1 row in set (0.00 sec)
通常在数据库刚刚启动的时候,需要等待数据库热起来,也就是等待数据被缓存到缓存区中,这段时间数据库会因为 buffer 的命中率低而导致应用的访问效率不高。使用键高速缓存的时候,可以通过命令将索引预加载到缓存区中,大大缩短了数据库预热的时间。具体的操作方式是:
mysql> LOAD INDEX INTO CACHE test1,test2 IGNORE LEAVES;
+------------+--------------+----------+----------+
| Table | Op | Msg_type | Msg_text |
+------------+--------------+----------+----------+
| test .test1 | preload_keys | status | OK |
| test .test2 | preload_keys | status | OK |
+------------+--------------+----------+----------+
2 rows in set (3.89 sec)
如果已经使用 CACHE INDEX 语句为索引分配了一个键高速缓冲,预加载可以将索引块放入该缓存,否则,索引块将被加载到默认的键高速缓冲。
4)、back_log:
要求 mysql 能有的连接数量。当主要mysql线程在一个很短时间内得到非常多的连接请求,这就起作用,然后主线程花些时间(尽管很短)检查连接并且启动一个新线程。
back_log 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回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只有如果期望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你需要增加它,换句话说,这值对到来的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你的操作系统在这个队列大小上有它自己的限制。试图设定back_log高于你的操作系统的限制将是无效的。
当你观察你的主机进程列表,发现大量 264084 | unauthenticated user | xxx.xxx.xxx.xxx | null | connect | null | login | null 的待连接进程时,就要加大 back_log 的值了。默认数值是50,我把它改为500。
(5)、interactive_timeout:
服务器在关闭它前在一个交互连接上等待行动的秒数。一个交互的客户被定义为对 mysql_real_connect()使用 client_interactive 选项的客户。 默认数值是28800,我把它改为7200。
(6)、sort_buffer:
每个需要进行排序的线程分配该大小的一个缓冲区。增加这值加速order by或group by操作。默认数值是2097144(2m),我把它改为 16777208 (16m)。
(7)、table_cache:
为所有线程打开表的数量。增加该值能增加mysqld要求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mysql对每个唯一打开的表需要2个文件描述符。默认数值是64,我把它改为512。
(8)、thread_cache_size:
可以复用的保存在中的线程的数量。如果有,新的线程从缓存中取得,当断开连接的时候如果有空间,客户的线置在缓存中。如果有很多新的线程,为了提高性能可以这个变量值。通过比较 connections 和 threads_created 状态的变量,可以看到这个变量的作用。我把它设置为 80。
(9)mysql的搜索功能
用mysql进行搜索,目的是能不分大小写,又能用中文进行搜索
只需起动mysqld时指定 --default-character-set=gb2312
(10)、wait_timeout:
服务器在关闭它之前在一个连接上等待行动的秒数。 默认数值是28800,我把它改为7200。
(11)、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你的服务器CPU有几个就设置为几,默认为8。
(12)、query_cache_size 与 query_cache_limit
QueryCache 之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a) Query 语句的hash 运算以及hash 查找资源消耗。当我们使用Query Cache 之后,每条SELECT
类型的Query 在到达MySQL 之后,都需要进行一个hash 运算然后查找是否存在该Query 的
Cache,虽然这个hash 运算的算法可能已经非常高效了,hash 查找的过程也已经足够的优化
了,对于一条Query 来说消耗的资源确实是非常非常的少,但是当我们每秒都有上千甚至几千
条Query 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对产生的CPU 的消耗完全忽视了。
b) Query Cache 的失效问题。如果我们的表变更比较频繁,则会造成Query Cache 的失效率非常
高。这里的表变更不仅仅指表中数据的变更,还包括结构或者索引等的任何变更。也就是说我
们每次缓存到Query Cache 中的Cache 数据可能在刚存入后很快就会因为表中的数据被改变而被
清除,然后新的相同Query 进来之后无法使用到之前的Cache。
c) Query Cache 中缓存的是Result Set ,而不是数据页,也就是说,存在同一条记录被Cache 多
次的可能性存在。从而造成内存资源的过渡消耗。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可以限定Query
Cache 的大小啊。是的,我们确实可以限定Query Cache 的大小,但是这样,Query Cache 就很
容易造成因为内存不足而被换出,造成命中率的下降。
QueryCache 的正确使用:
虽然Query Cache 的使用会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相信其存在是必定有一定价值。我
们完全不用因为Query Cache 的上面三个负面影响就完全失去对Query Cache 的信心。只要我们理解了
Query Cache 的实现原理,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在使用Query Cache 的时候扬长避短,重
发发挥其优势,并有效的避开其劣势。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Query Cache 失效机制来判断哪些表适合使用Query 哪些表不适合。由于Query
Cache 的失效主要是因为Query 所依赖的Table 的数据发生了变化,造成Query 的Result Set 可能已经
有所改变而造成相关的Query Cache 全部失效,那么我们就应该避免在查询变化频繁的Table 的Query 上
使用,而应该在那些查询变化频率较小的Table 的Query 上面使用。MySQL 中针对Query Cache 有两个专
用的SQL Hint(提示):SQL_NO_CACHE 和SQL_CACHE,分别代表强制不使用Query Cache 和强制使用
Query Cache。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两个SQL Hint,让MySQL 知道我们希望哪些SQL 使用Query Cache 而
哪些SQL 就不要使用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变化频繁Table 的Query 浪费Query Cache 的内存,同时还可以
减少Query Cache 的检测量。
其次,对于那些变化非常小,大部分时候都是静态的数据,我们可以添加SQL_CACHE 的SQL Hint,
强制MySQL 使用Query Cache,从而提高该表的查询性能。
最后,有些SQL 的Result Set 很大,如果使用Query Cache 很容易造成Cache 内存的不足,或者将
之前一些老的Cache 冲刷出去。对于这一类Query 我们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一是使用SQL_NO_CACHE 参
数来强制他不使用Query Cache 而每次都直接从实际数据中去查找,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设定
“query_cache_limit”参数值来控制Query Cache 中所Cache 的最大Result Set ,系统默认为
1M(1048576)。当某个Query 的Result Set 大于“query_cache_limit”所设定的值的时候,Query
Cache 是不会Cache 这个Query 的。
(13)、innodb_buffer_pool_size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定义了 InnoDB 存储引擎的表数据和索引数据的最大内存缓冲区大小。和 MyISAM 存储引擎不同, MyISAM 的 key_buffer_size 只能缓存索引键,而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却可以缓存数据块和索引键。适当的增加这个参数的大小,可以有效的减少 InnoDB 类型的表的磁盘 I/O 。在一个以 InnoDB 为主的专用数据库服务器上,可以考虑把该参数设置为物理内存大小的 60%-80%
InnoDB占用的内存,除innodb_buffer_pool_size用于存储页面缓存数据外,另外正常情况下还有大约8%的开销,主要用在每个缓存页帧的描述、adaptive hash等数据结构,如果不是安全关闭,启动时还要恢复的话,还要另开大约12%的内存用于恢复,两者相加就有差不多21%的开销。
这样,12G的innodb_buffer_pool_size,最多的时候InnoDB就可能占用到14.5G(12G X 21%)的内存,再加上操作系统用的几百M,近千个线程堆栈,就差不多16G了。
MAX_QUERIES_PER_HOUR 用来限制用户每小时运行的查询数量:
mysql> grant all on dbname。* to db@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 with max_connections_per_hour 5;
(db用户在dbname的数据库上控制用户每小时打开新连接的数量为5个)
MAX_USER_CONNECTIONS 限制有多少用户连接MYSQL服务器:
mysql> grant all on dbname。* to db@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 with max_user_connections 2;
(db用户在dbname的数据库账户一次可以同时连接的最大连接数为2个)
MAX_UPDATES_PER_HOUR 用来限制用户每小时的修改数据库数据的数量:
mysql> grant all on dbname。* to db@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 with max_updates_per_hour 5;
(db用户在dbname的数据库上控制用户每小时修改更新数据库的次数为5次)
MAX_USER_CONNECTIONS 用来限制用户每小时的修改数据库数据的数量:
mysql> grant all on dbname。* to db@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
With MAX_QUERIES_PER_HOUR 20 ;指mysql单个用户的最大连接数
(db用户在dbname的数据库上控制用户每小时的连接数为20个)
调优举例
针对my.cnf文件进行优化:
[mysqld]
skip-locking(取消文件系统的外部锁)
skip-name-resolve(不进行域名反解析,注意由此带来的权限/授权问题)
key_buffer_size = 256M(分配给MyISAM索引缓存的内存总数)对于内存在4GB左右的服务器该参数可设置为256M或384M。
注意:该参数值设置的过大反而会是服务器整体效率降低!
max_allowed_packet = 4M(允许最大的包大小)
thread_stack = 256K(每个线程的大小)
table_cache = 128K(缓存可重用的线程数)
back_log = 384(临时停止响应新请求前在短时间内可以堆起多少请求,如果你需要在短时间内允许大量连接,可以增加该数值)
sort_buffer_size = 2M(分配给每个线程中处理排序)
read_buffer_size = 2M(读取的索引缓冲区大小)
join_buffer_size = 2M(分配给每个线程中处理扫描表连接及索引的内存)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64M(myisam引擎排序缓冲区的大小)
table_cache = 512(缓存数据表的数量,避免重复打开表的开销)
thread_cache_size = 64(缓存可重用线程数,见笑创建新线程的开销)
query_cache_size = 64M(控制分配给查询缓存的内存总量)
tmp_table_size = 256M(指定mysql缓存的内存大小)
max_connections = 768(最大连接数)指mysql整个的最大连接数
max_connect_errors = 10000(最大连接错误数据)
wait_timeout = 10(超时时间,可以避免攻击)
thread_concurrency = 8(根据cpu数量来设置)
skip-bdb 禁用不必要的引擎
skip-networking(关闭mysql tcp/ip连接方式)
Log-slow-queries = /var/log/mysqlslowqueries.log
long_query_time = 4(设定慢查询的时间)
skip-host-cache(提高mysql速度的)
open_files_limit = 4096(打开文件数)
interactive_timeout = 10(服务器在关闭它前在一个交互连接上等待行动的秒数)
max_user_connections = 500(最大用户连接数)
key_buffer_size 默认为218 调到128最佳
query_cache_size
tmp_table_size 默认为16M 调到64-256最挂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8 你的服务器CPU有几个就设置为几,默认为8
table_cache=1024 物理内存越大,设置就越大.默认为2402,调到512-1024最佳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8M 默认为2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 等到innodb_log_buffer_size列队满后再统一储存,默认为1
innodb_log_buffer_size=4M 默认为1M
read_buffer_size=4M 默认为64K
read_rnd_buffer_size 随机读 缓存区 默认为256K
sort_buffer_size=32M 默认为256K
max_connections=1024 默认为1210
thread_cache_size=120 默认为60
性能测试
1、mysql 自带测试工具
shell> perl -MCPAN -e shell
cpan> install DBI
cpan> install DBD::mysql
shell> cd sql-bench
shell> perl run-all-tests --server=server_name
server_name是一个支持的服务器。要获得所有选项和支持的服务器,调用命令:
shell> perl run-all-tests --help
2、mysqlreport
http://hackmysql.com/mysqlreport
参考文档:
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1/zh/optimization.html
http://hackmysql.com/tools
http://www.imysql.cn/
mysqld --verbose --help
这个命令生成所有mysqld选项和可配置变量的列表
2、
通过连接它并执行这个命令,可以看到实际上使用的变量的值:
mysql> SHOW VARIABLES;
还可以通过下面的语句看到运行服务器的统计和状态指标:
mysql>SHOW STATUS;
使用mysqladmin还可以获得系统变量和状态信息:
shell> mysqladmin variables
shell> mysqladmin extended-status
shell> mysqladmin flush-table 命令可以立即关闭所有不使用的表并将所有使用中的表标记为已经关闭,这样可以有效释放大多数使用中的内存。FLUSH TABLE在关闭所有表之前不返回结果。
swap -s检查可用交换区
mysql内存计算公式
mysql used mem = key_buffer_size + query_cache_size + tmp_table_size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max_connections * (
read_buffer_size + read_rnd_buffer_size
+ sort_buffer_size+ join_buffer_size
+ binlog_cache_size + thread_stack
)
在mysql 中输入如下命令,可自动计算自己的当前配置最大的内存消耗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log_buffer_size';
SHOW VARIABLES LIKE 'thread_stack';
SET @kilo_bytes = 1024;
SET @mega_bytes = @kilo_bytes * 1024;
SET @giga_bytes = @mega_bytes * 1024;
SET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2 * @giga_bytes;
SET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16 * @mega_bytes;
SET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8 * @mega_bytes;
SET @thread_stack = 192 * @kilo_bytes;
SELECT
( @@key_buffer_size + @@query_cache_size + @@tmp_table_size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max_connections * (
@@read_buffer_size + @@read_rnd_buffer_size + @@sort_buffer_size
+ @@join_buffer_size + @@binlog_cache_size + @thread_stack
) ) / @giga_bytes AS MAX_MEMORY_GB;
mysql关键参数设置
Mysqld 数据库的参数设置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全局参数,影响服务器的全局操作;
另一种是会话级参数,只影响当前的客户端连接的相关操作。
服务器启动时,所有全局参数都初始化为默认值。可以在初始化文件或命令行中指定的选项来更改这些默认值。服务器启动后,通过连接服务器并执行 SET GLOBAL var_name 语句可以更改动态全局参数。要想更改全局参数,必须具有 SUPER 权限。全局参数的修改只对新的连接生效,已有的客户端连接并不会生效。
服务器还可以为每个客户端连接维护会话级参数,客户端连接时使用相应全局参数的当前值对客户端会话参数进行初始化。客户可以通过 SET SESSION var_name 语句来更改动态会话参数。设置会话级参数不需要特殊权限,但每个客户端可以只更改自己的会话级参数,不能更改其它客户的会话级参数。
不指定设置的参数类型时,默认设置的是会话级参数。
(1)、max_connections:
允许的同时客户的数量。增加该值增加 mysqld 要求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这个数字应该增加,否则,你将经常看到 too many connections 错误。 默认数值是100,我把它改为1024 。
(2)、record_buffer:
每个进行一个顺序扫描的线程为其扫描的每张表分配这个大小的一个缓冲区。如果你做很多顺序扫描,你可能想要增加该值。默认数值是131072(128k),我把它改为16773120 (16m)
(3)、key_buffer_size:
为了最小化磁盘的 I/O , MyISAM 存储引擎的表使用键高速缓存来缓存索引,这个键高速缓存的大小则通过 key-buffer-size 参数来设置。如果应用系统中使用的表以 MyISAM 存储引擎为主,则应该适当增加该参数的值,以便尽可能的缓存索引,提高访问的速度。
索引块是缓冲的并且被所有的线程共享。key_buffer_size是用于索引块的缓冲区大小,增加它可得到更好处理的索引(对所有读和多重写),到你能负担得起那样多。如果你使它太大,系统将开始换页并且真的变慢了。默认数值是8388600(8m),我的mysql主机有2gb内存,所以我把它改为 402649088(400mb)。
默认情况下,所有的索引都使用相同的键高速缓存,当访问的索引不在缓存中时,使用 LRU ( Least Recently Used 最近最少使用)算法来替换缓存中最近最少使用的索引块。为了进一步避免对键高速缓存的争用,从 MySQL5.1 开始,可以设置多个键高速缓存,并为不同的索引键指定使用的键高速缓存。下面的例子演示如何修改高速键缓存的值,如何设置多个键高速缓存,以及如何为不同的索引指定不同的缓存:
显示当前的参数大小,为16M: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key_buffer_siz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key_buffer_size | 16384 |
+-----------------+-------+
1 row in set (0.00 sec)
修改参数值到200M:
mysql> set global key_buffer_size=204800;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key_buffer_siz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key_buffer_size | 204800 |
+-----------------+--------+
1 row in set (0.00 sec)
上面介绍的是默认的键缓存,下面介绍如何设置多个键缓存:
设置 hot_cache 的键缓存 100M , cold_cache 的键缓存 100M ,另外还有 200M 的默认的键缓存。如果索引不指定键缓存,则会放在默认的键缓存中。
mysql> set global hot_cache.key_buffer_size=102400;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set global cold_cache.key_buffer_size= 1024 00;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1 sec)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key_buffer_siz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key_buffer_size | 204800 |
+-----------------+--------+
1 row in set (0.00 sec)
如果要显示设置的多键缓存的值,可以使用:
mysql> SELECT @@global.hot_cache.key_buffer_size;
+------------------------------------+
| @@global.hot_cache.key_buffer_size |
+------------------------------------+
| 102400 |
+------------------------------------+
1 row in set (0.03 sec)
mysql> SELECT @@global.cold_cache.key_buffer_size;
+-------------------------------------+
| @@global.cold_cache.key_buffer_size |
+-------------------------------------+
| 102400 |
+-------------------------------------+
1 row in set (0.00 sec)
指定不同的索引使用不同的键缓存:
mysql> CACHE INDEX test1 in hot_cache;
+------------+--------------------+----------+----------+
| Table | Op | Msg_type | Msg_text |
+------------+--------------------+----------+----------+
| test .test1 | assign_to_keycache | status | OK |
+------------+--------------------+----------+----------+
1 row in set (0.00 sec)
mysql> CACHE INDEX test2 in hot_cache;
+------------+--------------------+----------+----------+
| Table | Op | Msg_type | Msg_text |
+------------+--------------------+----------+----------+
| test .test2 | assign_to_keycache | status | OK |
+------------+--------------------+----------+----------+
1 row in set (0.00 sec)
通常在数据库刚刚启动的时候,需要等待数据库热起来,也就是等待数据被缓存到缓存区中,这段时间数据库会因为 buffer 的命中率低而导致应用的访问效率不高。使用键高速缓存的时候,可以通过命令将索引预加载到缓存区中,大大缩短了数据库预热的时间。具体的操作方式是:
mysql> LOAD INDEX INTO CACHE test1,test2 IGNORE LEAVES;
+------------+--------------+----------+----------+
| Table | Op | Msg_type | Msg_text |
+------------+--------------+----------+----------+
| test .test1 | preload_keys | status | OK |
| test .test2 | preload_keys | status | OK |
+------------+--------------+----------+----------+
2 rows in set (3.89 sec)
如果已经使用 CACHE INDEX 语句为索引分配了一个键高速缓冲,预加载可以将索引块放入该缓存,否则,索引块将被加载到默认的键高速缓冲。
4)、back_log:
要求 mysql 能有的连接数量。当主要mysql线程在一个很短时间内得到非常多的连接请求,这就起作用,然后主线程花些时间(尽管很短)检查连接并且启动一个新线程。
back_log 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回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只有如果期望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你需要增加它,换句话说,这值对到来的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你的操作系统在这个队列大小上有它自己的限制。试图设定back_log高于你的操作系统的限制将是无效的。
当你观察你的主机进程列表,发现大量 264084 | unauthenticated user | xxx.xxx.xxx.xxx | null | connect | null | login | null 的待连接进程时,就要加大 back_log 的值了。默认数值是50,我把它改为500。
(5)、interactive_timeout:
服务器在关闭它前在一个交互连接上等待行动的秒数。一个交互的客户被定义为对 mysql_real_connect()使用 client_interactive 选项的客户。 默认数值是28800,我把它改为7200。
(6)、sort_buffer:
每个需要进行排序的线程分配该大小的一个缓冲区。增加这值加速order by或group by操作。默认数值是2097144(2m),我把它改为 16777208 (16m)。
(7)、table_cache:
为所有线程打开表的数量。增加该值能增加mysqld要求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mysql对每个唯一打开的表需要2个文件描述符。默认数值是64,我把它改为512。
(8)、thread_cache_size:
可以复用的保存在中的线程的数量。如果有,新的线程从缓存中取得,当断开连接的时候如果有空间,客户的线置在缓存中。如果有很多新的线程,为了提高性能可以这个变量值。通过比较 connections 和 threads_created 状态的变量,可以看到这个变量的作用。我把它设置为 80。
(9)mysql的搜索功能
用mysql进行搜索,目的是能不分大小写,又能用中文进行搜索
只需起动mysqld时指定 --default-character-set=gb2312
(10)、wait_timeout:
服务器在关闭它之前在一个连接上等待行动的秒数。 默认数值是28800,我把它改为7200。
(11)、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你的服务器CPU有几个就设置为几,默认为8。
(12)、query_cache_size 与 query_cache_limit
QueryCache 之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a) Query 语句的hash 运算以及hash 查找资源消耗。当我们使用Query Cache 之后,每条SELECT
类型的Query 在到达MySQL 之后,都需要进行一个hash 运算然后查找是否存在该Query 的
Cache,虽然这个hash 运算的算法可能已经非常高效了,hash 查找的过程也已经足够的优化
了,对于一条Query 来说消耗的资源确实是非常非常的少,但是当我们每秒都有上千甚至几千
条Query 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对产生的CPU 的消耗完全忽视了。
b) Query Cache 的失效问题。如果我们的表变更比较频繁,则会造成Query Cache 的失效率非常
高。这里的表变更不仅仅指表中数据的变更,还包括结构或者索引等的任何变更。也就是说我
们每次缓存到Query Cache 中的Cache 数据可能在刚存入后很快就会因为表中的数据被改变而被
清除,然后新的相同Query 进来之后无法使用到之前的Cache。
c) Query Cache 中缓存的是Result Set ,而不是数据页,也就是说,存在同一条记录被Cache 多
次的可能性存在。从而造成内存资源的过渡消耗。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可以限定Query
Cache 的大小啊。是的,我们确实可以限定Query Cache 的大小,但是这样,Query Cache 就很
容易造成因为内存不足而被换出,造成命中率的下降。
QueryCache 的正确使用:
虽然Query Cache 的使用会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相信其存在是必定有一定价值。我
们完全不用因为Query Cache 的上面三个负面影响就完全失去对Query Cache 的信心。只要我们理解了
Query Cache 的实现原理,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在使用Query Cache 的时候扬长避短,重
发发挥其优势,并有效的避开其劣势。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Query Cache 失效机制来判断哪些表适合使用Query 哪些表不适合。由于Query
Cache 的失效主要是因为Query 所依赖的Table 的数据发生了变化,造成Query 的Result Set 可能已经
有所改变而造成相关的Query Cache 全部失效,那么我们就应该避免在查询变化频繁的Table 的Query 上
使用,而应该在那些查询变化频率较小的Table 的Query 上面使用。MySQL 中针对Query Cache 有两个专
用的SQL Hint(提示):SQL_NO_CACHE 和SQL_CACHE,分别代表强制不使用Query Cache 和强制使用
Query Cache。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两个SQL Hint,让MySQL 知道我们希望哪些SQL 使用Query Cache 而
哪些SQL 就不要使用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变化频繁Table 的Query 浪费Query Cache 的内存,同时还可以
减少Query Cache 的检测量。
其次,对于那些变化非常小,大部分时候都是静态的数据,我们可以添加SQL_CACHE 的SQL Hint,
强制MySQL 使用Query Cache,从而提高该表的查询性能。
最后,有些SQL 的Result Set 很大,如果使用Query Cache 很容易造成Cache 内存的不足,或者将
之前一些老的Cache 冲刷出去。对于这一类Query 我们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一是使用SQL_NO_CACHE 参
数来强制他不使用Query Cache 而每次都直接从实际数据中去查找,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设定
“query_cache_limit”参数值来控制Query Cache 中所Cache 的最大Result Set ,系统默认为
1M(1048576)。当某个Query 的Result Set 大于“query_cache_limit”所设定的值的时候,Query
Cache 是不会Cache 这个Query 的。
(13)、innodb_buffer_pool_size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定义了 InnoDB 存储引擎的表数据和索引数据的最大内存缓冲区大小。和 MyISAM 存储引擎不同, MyISAM 的 key_buffer_size 只能缓存索引键,而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却可以缓存数据块和索引键。适当的增加这个参数的大小,可以有效的减少 InnoDB 类型的表的磁盘 I/O 。在一个以 InnoDB 为主的专用数据库服务器上,可以考虑把该参数设置为物理内存大小的 60%-80%
InnoDB占用的内存,除innodb_buffer_pool_size用于存储页面缓存数据外,另外正常情况下还有大约8%的开销,主要用在每个缓存页帧的描述、adaptive hash等数据结构,如果不是安全关闭,启动时还要恢复的话,还要另开大约12%的内存用于恢复,两者相加就有差不多21%的开销。
这样,12G的innodb_buffer_pool_size,最多的时候InnoDB就可能占用到14.5G(12G X 21%)的内存,再加上操作系统用的几百M,近千个线程堆栈,就差不多16G了。
MAX_QUERIES_PER_HOUR 用来限制用户每小时运行的查询数量:
mysql> grant all on dbname。* to db@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 with max_connections_per_hour 5;
(db用户在dbname的数据库上控制用户每小时打开新连接的数量为5个)
MAX_USER_CONNECTIONS 限制有多少用户连接MYSQL服务器:
mysql> grant all on dbname。* to db@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 with max_user_connections 2;
(db用户在dbname的数据库账户一次可以同时连接的最大连接数为2个)
MAX_UPDATES_PER_HOUR 用来限制用户每小时的修改数据库数据的数量:
mysql> grant all on dbname。* to db@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 with max_updates_per_hour 5;
(db用户在dbname的数据库上控制用户每小时修改更新数据库的次数为5次)
MAX_USER_CONNECTIONS 用来限制用户每小时的修改数据库数据的数量:
mysql> grant all on dbname。* to db@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
With MAX_QUERIES_PER_HOUR 20 ;指mysql单个用户的最大连接数
(db用户在dbname的数据库上控制用户每小时的连接数为20个)
调优举例
针对my.cnf文件进行优化:
[mysqld]
skip-locking(取消文件系统的外部锁)
skip-name-resolve(不进行域名反解析,注意由此带来的权限/授权问题)
key_buffer_size = 256M(分配给MyISAM索引缓存的内存总数)对于内存在4GB左右的服务器该参数可设置为256M或384M。
注意:该参数值设置的过大反而会是服务器整体效率降低!
max_allowed_packet = 4M(允许最大的包大小)
thread_stack = 256K(每个线程的大小)
table_cache = 128K(缓存可重用的线程数)
back_log = 384(临时停止响应新请求前在短时间内可以堆起多少请求,如果你需要在短时间内允许大量连接,可以增加该数值)
sort_buffer_size = 2M(分配给每个线程中处理排序)
read_buffer_size = 2M(读取的索引缓冲区大小)
join_buffer_size = 2M(分配给每个线程中处理扫描表连接及索引的内存)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64M(myisam引擎排序缓冲区的大小)
table_cache = 512(缓存数据表的数量,避免重复打开表的开销)
thread_cache_size = 64(缓存可重用线程数,见笑创建新线程的开销)
query_cache_size = 64M(控制分配给查询缓存的内存总量)
tmp_table_size = 256M(指定mysql缓存的内存大小)
max_connections = 768(最大连接数)指mysql整个的最大连接数
max_connect_errors = 10000(最大连接错误数据)
wait_timeout = 10(超时时间,可以避免攻击)
thread_concurrency = 8(根据cpu数量来设置)
skip-bdb 禁用不必要的引擎
skip-networking(关闭mysql tcp/ip连接方式)
Log-slow-queries = /var/log/mysqlslowqueries.log
long_query_time = 4(设定慢查询的时间)
skip-host-cache(提高mysql速度的)
open_files_limit = 4096(打开文件数)
interactive_timeout = 10(服务器在关闭它前在一个交互连接上等待行动的秒数)
max_user_connections = 500(最大用户连接数)
key_buffer_size 默认为218 调到128最佳
query_cache_size
tmp_table_size 默认为16M 调到64-256最挂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8 你的服务器CPU有几个就设置为几,默认为8
table_cache=1024 物理内存越大,设置就越大.默认为2402,调到512-1024最佳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8M 默认为2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 等到innodb_log_buffer_size列队满后再统一储存,默认为1
innodb_log_buffer_size=4M 默认为1M
read_buffer_size=4M 默认为64K
read_rnd_buffer_size 随机读 缓存区 默认为256K
sort_buffer_size=32M 默认为256K
max_connections=1024 默认为1210
thread_cache_size=120 默认为60
性能测试
1、mysql 自带测试工具
shell> perl -MCPAN -e shell
cpan> install DBI
cpan> install DBD::mysql
shell> cd sql-bench
shell> perl run-all-tests --server=server_name
server_name是一个支持的服务器。要获得所有选项和支持的服务器,调用命令:
shell> perl run-all-tests --help
2、mysqlreport
http://hackmysql.com/mysqlreport
参考文档:
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1/zh/optimization.html
http://hackmysql.com/tools
http://www.imysql.cn/
Mar
13
1.ps命令
作用:ps命令主要查看系统中进程的状态。
格式:ps [选项]
主要选项如下。
说明:要对进程进行监测和控制,首先要了解当前进程的情况,也就是需要查看当前进程。ps命令就是最基本、也是非常强大的进程查看命令。根据显示的信息可以确定哪个进程正在运行、哪个进程被挂起、进程已运行了多久、进程正在使用的资源、进程的相对优先级,以及进程的标志号(PID)。所有这些信息对用户都很有用,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更为重要。使用"ps -aux"命令可以获得终端上所有用户的有关进程的所有信息,下面结合图讲解进程的基本信息。
图中第二行代码中,USER表示启动进程用户。PID表示进程标志号。%CPU表示运行该进程占用CPU的时间与该进程总的运行时间的比例。%MEM表示该进程占用内存和总内存的比例。VSZ表示占用的虚拟内存大小,以KB为单位。RSS为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值,以KB为单位。TTY表示该进程建立时所对应的终端,"?"表示该进程不占用终端。STAT表示进程的运行状态,包括以下几种代码:D,不可中断的睡眠;R,就绪(在可运行队列中);S,睡眠;T,被跟踪或停止;Z,终止(僵死)的进程,Z不存在,但暂时无法消除;W,没有足够的内存分页可分配;<高优先序的进程;N,低优先序的进程;L,有内存分页分配并锁在内存体内(实时系统或I/O)。START为进程开始时间。TIME为执行的时间。COMMAND是对应的命令名。
应用实例如下。
在进行系统维护时,如果CPU负载突然增加,而又不知道是哪一个进程造成的情况。使用命令:
#ps aux | sort +3n
因为%CPU选项在第三列,所以sort选3作为参数,+表示升序输出结果。
2.top命令
top命令用来显示系统当前的进程状况。
格式:top [选项]
主要选项如下。
说明:top命令和ps命令的基本作用是相同的,都显示系统当前的进程状况。但是top是一个动态显示过程,即可以通过用户按键来不断刷新当前状态。这里结合图来说明它给出的信息。
在图中,第一行表示的项目依次为当前时间、系统启动时间、当前系统登录用户数目、平均负载。第二行显示的是所有启动的、目前运行的、挂起(Sleeping)的和无用(Zombie)的进程。第三行显示的是目前CPU的使用情况,包括系统占用的比例、用户使用比例、闲置(Idle)比例。第四行显示物理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总的可以使用的内存、已用内存、空闲内存、缓冲区占用的内存。第五行显示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包括总的交换分区、使用的、空闲的和用于高速缓存的交换分区。第六行显示的项目最多,下面列出了详细解释。
PID(Process ID):进程标志号,是非零正整数。USER: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PR:进程的优先级别。NI:进程的优先级别数值。VIRT:进程占用的虚拟内存值。RES: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值。SHR:进程使用的共享内存值。STAT:进程的状态,其中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运行,Z表示僵死状态,N表示该进程优先值是负数。%CPU:该进程占用的CPU使用率。%MEM:该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和总内存的百分比。TIME:该进程启动后占用的总的CPU时间。COMMAND:进程启动的启动命令名称,如果这一行显示不下,进程会有一个完整的命令行。top命令使用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一些交互的命令来完成其他参数的功能。这些命令是通过快捷键启动的。
可以看到,top命令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监控系统的工具,对于系统管理员而言尤其重要。但是,它的缺点是会消耗很多系统资源。
作用:ps命令主要查看系统中进程的状态。
格式:ps [选项]
主要选项如下。
说明:要对进程进行监测和控制,首先要了解当前进程的情况,也就是需要查看当前进程。ps命令就是最基本、也是非常强大的进程查看命令。根据显示的信息可以确定哪个进程正在运行、哪个进程被挂起、进程已运行了多久、进程正在使用的资源、进程的相对优先级,以及进程的标志号(PID)。所有这些信息对用户都很有用,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更为重要。使用"ps -aux"命令可以获得终端上所有用户的有关进程的所有信息,下面结合图讲解进程的基本信息。
图中第二行代码中,USER表示启动进程用户。PID表示进程标志号。%CPU表示运行该进程占用CPU的时间与该进程总的运行时间的比例。%MEM表示该进程占用内存和总内存的比例。VSZ表示占用的虚拟内存大小,以KB为单位。RSS为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值,以KB为单位。TTY表示该进程建立时所对应的终端,"?"表示该进程不占用终端。STAT表示进程的运行状态,包括以下几种代码:D,不可中断的睡眠;R,就绪(在可运行队列中);S,睡眠;T,被跟踪或停止;Z,终止(僵死)的进程,Z不存在,但暂时无法消除;W,没有足够的内存分页可分配;<高优先序的进程;N,低优先序的进程;L,有内存分页分配并锁在内存体内(实时系统或I/O)。START为进程开始时间。TIME为执行的时间。COMMAND是对应的命令名。
应用实例如下。
在进行系统维护时,如果CPU负载突然增加,而又不知道是哪一个进程造成的情况。使用命令:
#ps aux | sort +3n
因为%CPU选项在第三列,所以sort选3作为参数,+表示升序输出结果。
2.top命令
top命令用来显示系统当前的进程状况。
格式:top [选项]
主要选项如下。
说明:top命令和ps命令的基本作用是相同的,都显示系统当前的进程状况。但是top是一个动态显示过程,即可以通过用户按键来不断刷新当前状态。这里结合图来说明它给出的信息。
在图中,第一行表示的项目依次为当前时间、系统启动时间、当前系统登录用户数目、平均负载。第二行显示的是所有启动的、目前运行的、挂起(Sleeping)的和无用(Zombie)的进程。第三行显示的是目前CPU的使用情况,包括系统占用的比例、用户使用比例、闲置(Idle)比例。第四行显示物理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总的可以使用的内存、已用内存、空闲内存、缓冲区占用的内存。第五行显示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包括总的交换分区、使用的、空闲的和用于高速缓存的交换分区。第六行显示的项目最多,下面列出了详细解释。
PID(Process ID):进程标志号,是非零正整数。USER: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PR:进程的优先级别。NI:进程的优先级别数值。VIRT:进程占用的虚拟内存值。RES: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值。SHR:进程使用的共享内存值。STAT:进程的状态,其中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运行,Z表示僵死状态,N表示该进程优先值是负数。%CPU:该进程占用的CPU使用率。%MEM:该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和总内存的百分比。TIME:该进程启动后占用的总的CPU时间。COMMAND:进程启动的启动命令名称,如果这一行显示不下,进程会有一个完整的命令行。top命令使用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一些交互的命令来完成其他参数的功能。这些命令是通过快捷键启动的。
可以看到,top命令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监控系统的工具,对于系统管理员而言尤其重要。但是,它的缺点是会消耗很多系统资源。
Mar
4
Webbench是知名的网站压力测试工具,它是由Lionbridge公司(http://www.lionbridge.com)开发。
Webbench能测试处在相同硬件上,不同服务的性能以及不同硬件上同一个服务的运行状况。webbench的标准测试可以向我们展示服务器的两项内容:每秒钟相应请求数和每秒钟传输数据量。webbench不但能具有便准静态页面的测试能力,还能对动态页面(ASP,PHP,JAVA,CGI)进 行测试的能力。还有就是他支持对含有SSL的安全网站例如电子商务网站进行静态或动态的性能测试。
Webbench最多可以模拟3万个并发连接去测试网站的负载能力。
官方主页:http://home.tiscali.cz/~cz210552/webbench.html
官方介绍:
Web Bench is very simple tool for benchmarking WWW or proxy servers. Uses fork() for simulating multiple clients and can use HTTP/0.9-HTTP/1.1 requests. This benchmark is not very realistic, but it can test if your HTTPD can realy handle that many clients at once (try to run some CGIs) without taking your machine down. Displays pages/min and bytes/sec. Can be used in more aggressive mode with -f switch.
1、WebBench安装:
wget http://home.tiscali.cz/~cz210552/distfiles/webbench-1.5.tar.gz
tar zxvf webbench-1.5.tar.gz
cd webbench-1.5
make
make install
在centos 6.3 下执行make的时候会有以下错误信息:
[root@localhost webbench-1.5]# make
cc -Wall -ggdb -W -O -c -o webbench.o webbench.c
webbench.c: In function ‘alarm_handler’:
webbench.c:77: warning: unused parameter ‘signal’
cc -Wall -ggdb -W -O -o webbench webbench.o
ctags *.c
/bin/sh: ctags: command not found
make: [tags] Error 127 (ignored)
这是因为系统缺少ctags包,执行yum install ctags 安装ctags,然后执行make clean 之后再执行make
[root@localhost webbench-1.5]# make
cc -Wall -ggdb -W -O -c -o webbench.o webbench.c
webbench.c: In function ‘alarm_handler’:
webbench.c:77: warning: unused parameter ‘signal’
cc -Wall -ggdb -W -O -o webbench webbench.o
ctags *.c
执行make install 安装
[root@localhost webbench-1.5]# make install
install -s webbench /usr/local/bin
install -m 644 webbench.1 /usr/local/man/man1
install -d /usr/local/share/doc/webbench
install -m 644 debian/copyright /usr/local/share/doc/webbench
install -m 644 debian/changelog /usr/local/share/doc/webbench
2、WebBench使用:
[root@localhost webbench-1.5]# /usr/local/bin/webbench -c 300 -t 30 http://www.qq.com/
Webbench - Simple Web Benchmark 1.5
Copyright (c) Radim Kolar 1997-2004, GPL Open Source Software.
Benchmarking: GET http://www.qq.com/
300 clients, running 30 sec.
Speed=2006 pages/min, 11800774 bytes/sec.
Requests: 1003 susceed, 0 failed.
/usr/local/bin/webbench -c 并发数 -t 运行测试时间 URL
更多参数可以查看帮助信息:
[root@localhost webbench-1.5]# /usr/local/bin/webbench -h
webbench [option]... URL
-f|--force Don't wait for reply from server.
-r|--reload Send reload request - Pragma: no-cache.
-t|--time Run benchmark for seconds. Default 30.
-p|--proxy Use proxy server for request.
-c|--clients Run HTTP clients at once. Default one.
-9|--http09 Use HTTP/0.9 style requests.
-1|--http10 Use HTTP/1.0 protocol.
-2|--http11 Use HTTP/1.1 protocol.
--get Use GET request method.
--head Use HEAD request method.
--options Use OPTIONS request method.
--trace Use TRACE request method.
-?|-h|--help This information.
-V|--version Display program version.
Webbench能测试处在相同硬件上,不同服务的性能以及不同硬件上同一个服务的运行状况。webbench的标准测试可以向我们展示服务器的两项内容:每秒钟相应请求数和每秒钟传输数据量。webbench不但能具有便准静态页面的测试能力,还能对动态页面(ASP,PHP,JAVA,CGI)进 行测试的能力。还有就是他支持对含有SSL的安全网站例如电子商务网站进行静态或动态的性能测试。
Webbench最多可以模拟3万个并发连接去测试网站的负载能力。
官方主页:http://home.tiscali.cz/~cz210552/webbench.html
官方介绍:
Web Bench is very simple tool for benchmarking WWW or proxy servers. Uses fork() for simulating multiple clients and can use HTTP/0.9-HTTP/1.1 requests. This benchmark is not very realistic, but it can test if your HTTPD can realy handle that many clients at once (try to run some CGIs) without taking your machine down. Displays pages/min and bytes/sec. Can be used in more aggressive mode with -f switch.
1、WebBench安装:
wget http://home.tiscali.cz/~cz210552/distfiles/webbench-1.5.tar.gz
tar zxvf webbench-1.5.tar.gz
cd webbench-1.5
make
make install
在centos 6.3 下执行make的时候会有以下错误信息:
[root@localhost webbench-1.5]# make
cc -Wall -ggdb -W -O -c -o webbench.o webbench.c
webbench.c: In function ‘alarm_handler’:
webbench.c:77: warning: unused parameter ‘signal’
cc -Wall -ggdb -W -O -o webbench webbench.o
ctags *.c
/bin/sh: ctags: command not found
make: [tags] Error 127 (ignored)
这是因为系统缺少ctags包,执行yum install ctags 安装ctags,然后执行make clean 之后再执行make
[root@localhost webbench-1.5]# make
cc -Wall -ggdb -W -O -c -o webbench.o webbench.c
webbench.c: In function ‘alarm_handler’:
webbench.c:77: warning: unused parameter ‘signal’
cc -Wall -ggdb -W -O -o webbench webbench.o
ctags *.c
执行make install 安装
[root@localhost webbench-1.5]# make install
install -s webbench /usr/local/bin
install -m 644 webbench.1 /usr/local/man/man1
install -d /usr/local/share/doc/webbench
install -m 644 debian/copyright /usr/local/share/doc/webbench
install -m 644 debian/changelog /usr/local/share/doc/webbench
2、WebBench使用:
[root@localhost webbench-1.5]# /usr/local/bin/webbench -c 300 -t 30 http://www.qq.com/
Webbench - Simple Web Benchmark 1.5
Copyright (c) Radim Kolar 1997-2004, GPL Open Source Software.
Benchmarking: GET http://www.qq.com/
300 clients, running 30 sec.
Speed=2006 pages/min, 11800774 bytes/sec.
Requests: 1003 susceed, 0 failed.
/usr/local/bin/webbench -c 并发数 -t 运行测试时间 URL
更多参数可以查看帮助信息:
[root@localhost webbench-1.5]# /usr/local/bin/webbench -h
webbench [option]... URL
-f|--force Don't wait for reply from server.
-r|--reload Send reload request - Pragma: no-cache.
-t|--time
-p|--proxy
-c|--clients
-9|--http09 Use HTTP/0.9 style requests.
-1|--http10 Use HTTP/1.0 protocol.
-2|--http11 Use HTTP/1.1 protocol.
--get Use GET request method.
--head Use HEAD request method.
--options Use OPTIONS request method.
--trace Use TRACE request method.
-?|-h|--help This information.
-V|--version Display program version.
Jan
25
事情的起因是本月某日程序员一时操作失误删除了某表id大于或等于216内容,需要恢复到当天的数据,以免影响用户使用,这种恢复也很简单,通过mysql的二进制文件就可以,前提是你的mysql配置已经开启了二进制日志功能。
开始提取二进制日志,首先把某库22日00时开始的SQL语句提取出来,首先提取binlog.002895的某库SQL语句,mysql的二进制日志不是按天创建的,在my.cnf的配置文件有设置max_binlog_size最大值,日志的大小达到你设置的值时,mysql才会创建一个新的日志文件,如果大小达到设置的值了,最后的执行语句很长时会等到语句执行完毕,才会新建一个日志文件。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64199 Jan 20 09:55 binlog.002892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69146 Jan 20 20:43 binlog.002893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60451 Jan 21 10:39 binlog.002894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45436 Jan 21 17:31 binlog.002895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42546 Jan 22 05:28 binlog.002896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58697 Jan 22 13:44 binlog.002897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42021 Jan 22 21:27 binlog.002898
#/usr/local/webserver/mysql/bin/mysqlbinlog --no-defaults --database=testdb --start-datetime='2013-01-22 00:00:00' /home/mysql/binlog/binlog.002895 > log2895.txt
#/usr/local/webserver/mysql/bin/mysqlbinlog --no-defaults --database=testdb /home/mysql/binlog/binlog.002896 > log2896.txt
#/usr/local/webserver/mysql/bin/mysqlbinlog --no-defaults --database=testdb /home/mysql/binlog/binlog.002897 > log2897.txt
#/usr/local/webserver/mysql/bin/mysqlbinlog --no-defaults --database=testdb /home/mysql/binlog/binlog.002898 > log2898.txt
现在已经把那个时间段的某库(这里使用testdb)的sql语句全部提取出来了,我们现在只需要恢复被误删的那个库那段时间的数据,并不需要恢复整个数据库,所以接下来进行第二次提取sql内容。
#grep userlist log2895.txt> log2895-userlist.txt
#grep userlist log2896.txt> log2896-userlist.txt
#grep userlist log2897.txt> log2897-userlist.txt
#grep userlist log2898.txt> log2898-userlist.txt
现在提取出来的文件就只有对userlist表操作的SQL语句了,这里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个是你需要把最后一个log2898-userlist.txt文件中程序员误操作的那个删除的SQL语句删除掉,一个是提取出来的SQL语句是每行一条,行尾没有“;”号,要在每个行SQL语句行尾加“;”使用vi编辑器打开SQL文件:%s/$/;即可在每行行尾加上“;”符号。
登陆MYSQL命令行,执行
mysql > source /home/dbbak/log2895-userlist.txt;
mysql > source /home/dbbak/log2896-userlist.txt;
mysql > source /home/dbbak/log2897-userlist.txt;
mysql > source /home/dbbak/log2898-userlist.txt;
执行完毕,该表的数据就恢复到当天误删除之前的状态了。
开始提取二进制日志,首先把某库22日00时开始的SQL语句提取出来,首先提取binlog.002895的某库SQL语句,mysql的二进制日志不是按天创建的,在my.cnf的配置文件有设置max_binlog_size最大值,日志的大小达到你设置的值时,mysql才会创建一个新的日志文件,如果大小达到设置的值了,最后的执行语句很长时会等到语句执行完毕,才会新建一个日志文件。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64199 Jan 20 09:55 binlog.002892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69146 Jan 20 20:43 binlog.002893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60451 Jan 21 10:39 binlog.002894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45436 Jan 21 17:31 binlog.002895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42546 Jan 22 05:28 binlog.002896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58697 Jan 22 13:44 binlog.002897
-rw-rw---- 1 mysql mysql 1073742021 Jan 22 21:27 binlog.002898
#/usr/local/webserver/mysql/bin/mysqlbinlog --no-defaults --database=testdb --start-datetime='2013-01-22 00:00:00' /home/mysql/binlog/binlog.002895 > log2895.txt
#/usr/local/webserver/mysql/bin/mysqlbinlog --no-defaults --database=testdb /home/mysql/binlog/binlog.002896 > log2896.txt
#/usr/local/webserver/mysql/bin/mysqlbinlog --no-defaults --database=testdb /home/mysql/binlog/binlog.002897 > log2897.txt
#/usr/local/webserver/mysql/bin/mysqlbinlog --no-defaults --database=testdb /home/mysql/binlog/binlog.002898 > log2898.txt
现在已经把那个时间段的某库(这里使用testdb)的sql语句全部提取出来了,我们现在只需要恢复被误删的那个库那段时间的数据,并不需要恢复整个数据库,所以接下来进行第二次提取sql内容。
#grep userlist log2895.txt> log2895-userlist.txt
#grep userlist log2896.txt> log2896-userlist.txt
#grep userlist log2897.txt> log2897-userlist.txt
#grep userlist log2898.txt> log2898-userlist.txt
现在提取出来的文件就只有对userlist表操作的SQL语句了,这里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个是你需要把最后一个log2898-userlist.txt文件中程序员误操作的那个删除的SQL语句删除掉,一个是提取出来的SQL语句是每行一条,行尾没有“;”号,要在每个行SQL语句行尾加“;”使用vi编辑器打开SQL文件:%s/$/;即可在每行行尾加上“;”符号。
登陆MYSQL命令行,执行
mysql > source /home/dbbak/log2895-userlist.txt;
mysql > source /home/dbbak/log2896-userlist.txt;
mysql > source /home/dbbak/log2897-userlist.txt;
mysql > source /home/dbbak/log2898-userlist.txt;
执行完毕,该表的数据就恢复到当天误删除之前的状态了。
Dec
27
Winows XP 系统卸载了IE8之后重装提示“无法安装 Widonws Internet Explorer,因为其他程序或更新正在等待重新启动您的计算机。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再运行次安装程序。”,重新启动之后安装依然报此错误。
解决办法:
执行附件提供下载的批处理文件,执行完之后,双击安装程序即可成功安装了,同时也可解决重装IE8出现的“安装IE8前必须重新启动系统,以便使一些先前的文件更新操作完成(这些操作的日程已有其他安装或卸载操作安排)”
也可以复制以下代码,保存为.bat批处理文件,然后双击执行。
@echo off
rem fix update garbage value
set Update=HKLM\SOFTWARE\MicroSoft\Update
set Updates=HKLM\SOFTWARE\MicroSoft\Updates
rem set AutoUpdate="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WindowsUpdate\AutoUpdate"
echo Cleanning "%Update%"
for /f "tokens=1 delims=" %%a in ('reg query %Update%^|Findstr /i "UpdateExeVolatile"') do (
reg delete %%a /f
)
echo %Update% is cleanned!
echo Cleanning "%Updates%"
for /f "tokens=1 delims=" %%a in ('reg query %Updates%^|Findstr /i "UpdateExeVolatile"') do (
reg delete %%a /f
)
echo %Updates% is cleanned!
echo press any key to exit...
pause>nul
解决办法:
执行附件提供下载的批处理文件,执行完之后,双击安装程序即可成功安装了,同时也可解决重装IE8出现的“安装IE8前必须重新启动系统,以便使一些先前的文件更新操作完成(这些操作的日程已有其他安装或卸载操作安排)”
下载文件
也可以复制以下代码,保存为.bat批处理文件,然后双击执行。
@echo off
rem fix update garbage value
set Update=HKLM\SOFTWARE\MicroSoft\Update
set Updates=HKLM\SOFTWARE\MicroSoft\Updates
rem set AutoUpdate="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WindowsUpdate\AutoUpdate"
echo Cleanning "%Update%"
for /f "tokens=1 delims=" %%a in ('reg query %Update%^|Findstr /i "UpdateExeVolatile"') do (
reg delete %%a /f
)
echo %Update% is cleanned!
echo Cleanning "%Updates%"
for /f "tokens=1 delims=" %%a in ('reg query %Updates%^|Findstr /i "UpdateExeVolatile"') do (
reg delete %%a /f
)
echo %Updates% is cleanned!
echo press any key to exit...
pause>nul